看完《年会不能停!》,我发现( xiàn)这片其实和跨年关系不( bù)大,反而和最近比较吸引( yǐn)眼球的“董孙大战”关系更( gèng)密切。看来是打算趁着媒( méi)体场收获的好口碑快马( mǎ)加鞭,以职场生存之道为( wèi)敲门砖,抢占市场先机。
从( cóng)选题上,《年会不能停!》切中( zhōng)了当下最具消费能力的( de)观众最关心的话题——职场( chǎng)。
今年“职场电影”不胜枚举( jǔ),越是大片越具有不同程( chéng)度的职场色彩。《奥本海默( mò)》是职场吧,池塘边的一次( cì)会晤引发了多么大的连( lián)锁反应。《芭比》是职场吧,它( tā)批判了女性在职场受到( dào)的不公平待遇。《拿破仑》讲( jiǎng)的是一个“守江山”失败的( de)创业故事,芬奇的《杀手》说( shuō)的是在现代社会连杀手( shǒu)都是一个“困在系统里的( de)打工人”。日本还出了一部( bù)讲社畜没日没夜做方案( àn)的《Mondays》,成为北影节小爆款。
一( yī)年到头,《年会不能停!》的出( chū)现恰好能够满足本土观( guān)众在职场讽刺喜剧这一( yī)块的心理需求,生而逢时( shí)。
《奥本海默》出来的时候,记( jì)得有评论吐槽:“我竟然花( huā)这么多钱买IMAX看这些人开( kāi)了三小时的会”。有意思,开( kāi)会,不就是生活的真实么( me)!《十二怒汉》之所以一拍再( zài)拍,黄建新的《黑炮事件》《背( bèi)靠背,脸对脸》和大卫·芬奇( qí)《社交网络》之所以被奉为( wèi)神作,都说明只要把握好( hǎo),开会也可以开得波涛汹( xiōng)涌,心惊肉跳。更不用说有( yǒu)相当多的导演和编剧是( shì)通过职场戏来“炫技”的,艾( ài)伦·索金和三谷幸喜就是( shì)个中高手。
导演董润年的( de)前作《被光抓走的人》有一( yī)场中年人饭局戏为人津( jīn)津乐道,巧妙浓缩了人到( dào)中年的油腻和无奈。《年会( huì)不能停!》能引发打工人共( gòng)鸣的桥段就更多了,这部( bù)电影的“围城效应”也更加( jiā)明显。对身在大厂的观众( zhòng)来说,影片的笑点十有八( bā)九直接开在他们的心里( lǐ),而对于大厂以外的群体( tǐ)来说,揶揄讽刺象征着精( jīng)英文化的大厂,也适当满( mǎn)足了潜在的猎奇欲望,大( dà)家都爽。
热血喜剧的代表( biǎo)人物大鹏、带着“王大锤”人( rén)设的白客、宁浩电影中走( zǒu)出来的“奸诈倒霉鬼”王迅( xùn),加上《脱口秀大会》和《一年( nián)一度喜剧大会》两个节目( mù)中的人气演员,组合成了( le)这部电影梦幻般的喜剧( jù)阵容,成为充足笑料的保( bǎo)障。
白客饰演的倒霉HR不刻( kè)意搞笑,但最大笑点也往( wǎng)往来自于这个人物的破( pò)防。曾经的文山会海,形式( shì)主义以及利益输送,投机( jī)战队在21世纪借壳“对齐颗( kē)粒度”、“优化”和人手一个英( yīng)文名等等流行于当今职( zhí)场,这些表面浮华都在电( diàn)影中被一一戳破。
很多笑( xiào)话都直接与现实生活产( chǎn)生联系,频繁制造打破“第( dì)四堵墙”的时刻。这种一边( biān)演绎,一边评论的风格,应( yīng)该是全面引入脱口秀表( biǎo)演形式之后造成的新奇( qí)效果。虽然我不看笑果的( de)两大王牌节目,但童漠男( nán)我认识。这小哥一人“干倒( dào)”两个行业的事迹广为人( rén)知,所以他的出现具有额( é)外的增幅效应。
片中有一( yī)段关于老标准件厂克服( fú)“被优化”的情节,值得玩味( wèi)。小作坊对抗大企业的设( shè)定并不少见,比如《电子情( qíng)书》里邻里小书店对抗连( lián)锁图书企业就是这样类( lèi)似的搭配。重点是,电影中( zhōng)男女主人公就是通过网( wǎng)络结识彼此,事实上已经( jīng)预示了时代的大势所趋( qū)。
《年会不能停!》中并没有将( jiāng)代表着人情社会的老厂( chǎng)子与现代化运作的大集( jí)团打造成对立面,反而描( miáo)绘成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( nǐ)的微妙关系。标准件厂上( shàng)下的背水一战从来不是( shì)要战胜抑或脱离集团的( de)控制,反而是希望不要被( bèi)剔除出现有的运作体系( xì),仅此而已。如此编排,让这( zhè)部影片超越一部普通的( de)喜剧电影,直指这个时代( dài)的真实底色。